索引号: | 12371083F50429074G/2024-00217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 发文时间: | 2024-09-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
||||
|
||||
| ||||
2024——2025学年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支撑,为培养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常常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也必然影响行动。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中小学要紧密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帮助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组织教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进行主旨探讨,开办劳动教育讲座。同时,通过改革教师教学评判、教学业绩考核内容和方式,帮助教师清醒认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从而影响学生、带动家长。 二、解决人才培养、培训问题 配齐教师是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的前提。实践表明,劳动教育对教师具有极强的挑战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一支热爱劳动教育、具有专业教育教学素养、研究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纵深发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落实在岗教师培训与培养计划,壮大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设置系统的、专业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劳动教育不是单独存在于学校的孤立的教学体系中,而是融合于德智体美之中,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融合于学校综合教学之中。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发挥自身智慧,结合学科教学开发适合自己级部的课程,自主设计与实施,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 四、坚持常态化的教学教研,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教学研究是提高劳动教育有效性的保障,是劳动教育课开好的基础。劳动教育的教学研究要及时跟进,不能掉队。只有劳动教育的教学研究常态化,才能增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劳动教育规范化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结果运用具有撬动作用。劳动教育课的评价是否科学,结果运用是否恰当,决定着劳动教育是形式化、应试化,还是常态化、规范化。劳动教育去形式化,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评价,引导劳动教育逐步规范;另一方面要落实好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激发劳动教育课的自觉性,提高劳动教育课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身体力行是学校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的重要因素,要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因此,学校会不断深化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劳动教育的生命力,使学生认同劳动、关注劳动、参与劳动,促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2024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