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34945295606/2024-03320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黄山路小学 | 发文时间: | 2024-09-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黄山路学校2024—2025学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 |
||||||||||||||||||||
|
||||||||||||||||||||
| ||||||||||||||||||||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以课题带动教研,促进教研和科研的深度融合,以教研推动科研,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23—2024学年度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实施课题带动策略,“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科研成果的引领作用,促推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认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切实提升教科研骨干素质,发挥教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情境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实验学校的研究工作。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育科研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 1.提升认识。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教”意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让教科研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力。 2.规范机构建设,打造过硬的骨干队伍。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有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及优秀教师组成的教育科研骨干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引领团队成员开展阅读、调查研究、课题指导、学术写作,把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 3.加强教育科研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积极推进校本研究,按照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工作要求,将科研培训工作纳入校本培训中,切实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4.聚焦重点领域研究,按照学校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规范化的思路,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本学年,学校教科室将采取主题菜单式(课题申报书的撰写指导、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达等)和基于问题即时研讨式(针对课题评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炼研讨主题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教科研培训工作纳入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际研究中培养教育科研骨干,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和水平。 (二)建章立制,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1.完善常规工作制度。学校教科室将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专题研究与培训制度、工作总结制度、课题评比制度(申报书、中期与终期评比)等,确保教育科研工作常态化实施。 2.建立课题全程管理制度。学校教科室对所有立项课题及校级小课题从申报立项、二次论证、中期检查与成果汇报、结题培训、成果鉴定和成果推广等各环节做出整体规划并做好督导推进,使课题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重视和加强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管理,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类、建档、保存、上传等项工作。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和督导,力争各课题均能顺利通过各级结题,在评选过程中取得好的等次,并能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创新工作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正式发表文章、著作出版、经验交流、网站媒体宣传报道等稿件“一稿双分”奖励机制,调动教师主动研究、真研究的意识与积极性。 三、加强教育科研保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学校教科室要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科研工作计划、工作安排,做好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县市级及以上课题主持人要做好课题的总体及年度规划;各教研组长要做好年度小课题的研究计划、配档及研究工作。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励机制。结合中心教科室的考核细则,对学校考核细则“教育科研“项做进一步调整、修订,以此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抓实重点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1.课题立项。(1)县市级课题。本学年度,学校采取教师个人自主申报与学校遴选课题主持人相结合,课题主持人遴选课题组成员的方式,择优推荐3个常规课题1个家教课题,一个美术课题参评县市级课题立项评审。对通过立项的课题,学校教科室每学年将组织进行3次评比,即课题的初评、中期过程性评选和课题的最终评选。学校将依据教研中心对各课题的检查结果,列入教师业务考核。(2)校级课题。对于学校申报的校级课题,学年末,学校教科室将对各课题进行评比,并择优推荐1个校级小课题参加中心教科室评比。 2.做细过程性评比。为抓实抓细过程管理,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根据市教育科研室的工作要求,学校将在市级评比前对本学年度立项的所有课题进行三轮评比:(1) 2024年9月,对所有上报课题,根据选题的质量、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等进行初评,择优推荐课题参加市评;(2) 2025年4月,对本学年度上报的区市级课题进行中期评比,并进行优秀课题展示; (3) 2025年6月底,进行全市小课题的终期督导评价,以备参加市教科室课题的评选。力争年度所有课题都能获得乳山优秀课题成果奖。 3.加强课题电子档案管理。建立课题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继续推行课题电子档案管理,加强教科研资源库建设,县市级以上课题都要建立课题研究电子档案,各课题组将电子研究材料,上传中心教科室,以备检查。 四、教科研考核(4分): 1.立项:校级、市级、地市级、省级立项分别加0.4、 0.7、1、1.2分。 2.结题:校级、市级、地市级、省级结题分别再加0.5、0.8、 1、1.2 分。 3.教科研成果获奖:获得教科研成果一、 二、三等奖(特等、一等、二等), 市级分别奖0.6、 0.4、 0.3分,地市级分别奖1、 0.8、0.6分。 4.课题成员得分为主持人的1/3。 备注:同一课题上述加分项各取最高分数,不同课题累计加分。 5.教科研笔记:按照质量兼顾数量分别奖0.2-0.4分。 6.教研宣传稿件(1分):地市级每篇0.2分,省级每篇0.3分计分;与学校年度课题有关的出版的著作,每部计1分。 【学年末,教师要向分管领导提供网页截图打印稿、或宣传稿件复印件加分,没发稿、没讲课的无保底分】 备注:该项所指立项和结题的课题均指在本学年立项或结题的课题,对以前所立项课题在上织的结题活动中首次结题未通过,以后结题的均不予以加分。 五、重点工作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