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349452943X7/2024-03526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 发文时间: | 2024-09-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
|
|||||||||||||||||||||||||||||||||
| |||||||||||||||||||||||||||||||||
本学年,学校将继续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提升”两大任务,有针对性开展系列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素养发展,牢固树立“卓越教育”的发展理念,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促推我校教学工作优质、高位、卓越发展。 一、指导思想 基于“双减”背景,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的新理念、新要求,贯彻落实教研中心教学工作计划,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整体推进“三环六步小板块”卓越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探索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工作目标 1.以制度为保障,补充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总体成绩保持领先。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开展级部特色活动,持续激励教育和励志教育,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学生活力,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以开展多元的教学研究为手段,加强卓越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为先导,落地新教材各项研究,不断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质效。 三、重点工作 (一)完成卓越课堂的升级建构 根据新课程新课标,对卓越课堂模式进行升级建构。一是“研教”,做学生课堂学习的伙伴和导学人;二是“研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需求。注重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建构,把大单元教研研深研透。注重学生素养提升。依托我校所生成的“双线教研”新形态、以往生本课堂“三环六步小板块教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生本课堂教学案的研制修订开展教研工作。 (二)抓实习惯培养 1.继续开展“习惯养成月、习惯强化月”活动,主要针对书写、卷面、答题技巧进行。依托作业书写质量评价,提升学生书写意识,内化于心。 2.关注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强化听课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分析问题能力,做好错题的反馈利用。 3.加强“小初”“初高”学段衔接,重点是“初高”学段衔接,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科思维上下功夫。 (三)重视新岗(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 1.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为指引,上示范引领课,打磨精品课,争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2.落实导师制,师徒结对帮扶,加强过程管理。 3.开展成长交流活动,将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育人思想及时在全校宣传。 (四)加强卓越课程建设,推进五育并举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确保每门课程都能有效融入五育元素。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通过项目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三是加强师资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帮助教师更好理解和实施五育并举。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四、具体措施 (一)领导下沉,精准指导 一是落实领导包级部、包学科制度,实施级部、学科绩效与级部领导目标考核挂钩激励机制;二是落实“四下沉”制度,校级领导、教学领导做到“下沉到级部”、“下沉到教研组”、“下沉到班级”、“下沉到课堂”,切实对各个层面的工作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做到精细化、精准性。 (二)依托大单元教学,进行小板块课堂的课例研究,融合信息技术实践应用,构建卓越高效课堂模式 1.“卓越双线教研”常态化。我们将通过双线教研的积极开展,从操作规程到质量要求,都将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生成教研常态,成为我校课堂教学高效益和教学质量持续攀升的助推器。 2.“卓越课堂打磨”生本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的前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动,将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土壤得以改良,学生的学习生命力得以彰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得以改善,学生爱上课堂,并在课堂上获得真切的学习体验和惊喜的学习收获。 3、“卓越课堂教学”开放化。通过生本课堂教学课例的反复研究和打磨,使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统一化、常态化、优质化,所有课堂随时随地均可对校内外开放。 (三)落实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1.作业选编“精致化”:一是必须备课组进行集体教研精选作业,并充分体现“必做+选做”作业分层;二是严抓四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格式)不允许出现私自布置作业的现象。 2.作业批改“全体性+个性化”:一是教师必须全批全改,二是优化批改方式,采取“等级+评语”的方式,提倡对于临界生和学困生每学科每个学生每周至少1次面批。 3.作业讲评“模式化+精准性”:一是每天作业讲评时间限定5—10分钟之内,二是讲评模式是“投放答案——学生个体或小组学习——疑难集中点拨”。 4.作业督查“多渠道+常态化”:对作业质量和数量以及批阅情况的督查,主要采取级部和教导处二级督查,结合通过学生问卷评价和家长问卷评价的方式进行;对作业量每天进行督查,主要通过课后服务管理值班的干部,每天对四个级部的作业进行督查。督查结果都及时反馈并列入教师考评。 (四)抓好检测评价,促学风教风 一是抓实课堂检测,进行针对性学情分析,备课组间即时研讨,老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针对性调整。(级部主任负责制) 二是抓好期中期末检测,对学生的书写答题习惯进行针对性调研,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教导处负责制) (五)抓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升他们业务水平和竞争力 一是开展成长交流活动,让卓越教师现身说法,让青年教师汲取优秀教师身上的先进经验和敬业精神;二是每月一次的主题学习培训活动,交流个人收获和工作困惑;三是让他们上课例研讨课,打磨精品课,提升优课和优质课的参赛能力;四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论文,每人每学年争取能发表1到2篇论文;五是提供各种培训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做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或者参与者。 (六)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比赛活动,提升师生的教与学热情和动力 教师层面:教学案例设计大赛、课堂教学比赛、板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等 学生层面:阅读小达人、书写之星、演讲比赛、各种文体活动、劳动能手等。 (七)扎实开展艺体、心理健康、劳动课程的深化研究 一是各课程德育日渐细化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常态化。 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各项活动参与度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初三初四科创生竞争力突出。 附件 府前路学校2024—2025学年度教学工作配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