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索引号: 12371083494529608E/2024-02174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 发文时间: 2024-05-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精研高考题教研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24-05-22 22:41 文章来源: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 点击次数:

2022年我省开始进入新高考,高考命题方向更加紧扣时代脉搏,着眼于弘扬中国精神,更加注重核心素养考察,选材上将更为丰富多样,在题型设计上大胆创新,考题更加灵活多变,能力考察越发突显,更加注重检测学生综合素养和品德修养。精研高考是一线教学的必修课。为引导各学科教师对高考试题有更深入的思考,挖掘高考试题的深层特点及命题意图,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通过对近三年高考真题的交流研讨,把握最前沿的高考信息,从而对基础年级的教考一体理念进行有效落实,提高2024年高考备考效率。银滩高中各学科组在三月下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来讲高考题”的精研高考活动。郭校长带领三个级部主任全程参与了九大学科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在此活动中收获颇丰。

以题启思,把脉高考

为引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主动研究新高考命题动向,充分发挥高考试题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每个学科自主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高考真题进行全面细致科学地研究,明晰具体考点及课程标准要求,探求考查规律;研究各类型题目在近三年高考中的具体体现、解题规律,探究拓展试题与变式练习的方法等。

化学高考试卷结构、题型设计及题量均保持不变,试题难度相对稳定,难度梯度设计合理,符合考生特点,坚持“重视根底、立足实践、突出能力、不断创新”的要求,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准确表达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准确、公平、标准,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全面测试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同时也起到了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之目的。

语文教学要以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基于情境的教学和考试命题已经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和测试学科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形式。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重在有序思维训练。充分挖掘设问方式,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学科思维方式方法,有效整合相关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多维度发展学生学科素养。

政治学科通过高考题看出选择题比较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不管是教材上已有的基本概念,还是没有的基本概念,只要与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相联系,并且比较重要的,就会在题目中涉及。

历史学科发现历史高考试题还尝试削弱试题的引导性,过去试题主要以层层递进的设问为引导,考生自主思考的角度受到一定限制,而新高考则形成“自助餐式”的命题模式,设置若干材料,考生根据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自己进行再加工、再分析、再组合,最后形成自己答案,增加了思考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中,实际无形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试题难度。

物理学科突出对必备知识、核心素养考查,夯实学科基础;情境新颖、真实性强;多维呈现,考查思维品质。

方向引领,砥砺深耕

在生物高考阅卷中老师发现,不少考生对生物学概念理解混乱、规律掌握不牢。因此,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到位,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并有效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从陈述性知识上升到程序性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向能力转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实现图文转换,培养学生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素质的核心。

地理高考试题分布带来的启示:1.知识点覆盖的比较广——全面落实基础——一轮复习要细、要扎实。2.每年都考的——如气候、植被、土壤、海水的性质、运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思路。3.关注新增的课标点--植被、土壤、海洋、大城市辐射功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各种安全(选必3)等。4.情境选择的区域——中国多于世界——区域地理复习

博观约取,履践致远

高考是最好的复习题集,以高考试题研究为始,高考试题是最重要的备考资源。

高三化学学科给出了冲刺备考建议:

1.高效新课堂,抓住主阵地。

2.教学评一致,抓住高考题。

①依据课标、夯实基础。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及新教材协调联动。

②模块融合,导向教学。结构化网络、解题→解决问题。在题型组合方面、考查范围方面,教师都应给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学生分析真题时则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清楚自身现有水平与高考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自身的短板所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自学课程进行加强和补充。

③减少机械刷题,扎实开展复习。依托热点问题,培养关键能力。分析真题时应结合实际,找准准备考复习的方向。

语文学科在备考方面,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点的灌输与记忆”的误区,帮助学生完善“问题解决”的整个思维过程。重点关注常被忽略的两个节点: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时,不能停留在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还要让学生形成对“试题情境”、“信息结构关系”、“类似问题”等试题表征进行归纳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分类问题、关联相关问题图示进行解题。二是加强学生评估问题解决效果的能力与意图。指导他们在解题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测与调整,从而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政治的教学启示: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材上出现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对一些比较重要且难理解的概念进行重点分析。在《经济与社会》中出现了126个基本概念,可以在学案的设计中专门开设一个基本概念栏目,对本课或本单元出现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补充相关的素材;也可以在讲课的时候列举实例,帮助学生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其次,老师要多多关注时政,对于新出现的一些政策方针、重点词汇进行补充分析,比如2021年的时候,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已经在相关会议与文件中出现,但是教材当时并没有修改,就需要我们结合课本中比较重要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补充,这样,在当年的高考试题第三题中,学生遇到这个概念就不会因为没有听过而不理解,影响答题。

青蓝同心 教学相长

在历史学科的研讨会上,贺玉龙老师结合批阅高考卷的亲身体会,从试题立意、学术背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信息获取与整理、解题思路等不同维度,专业而深入地分享了自己对近几年年山东卷的理解。强调高考试题命制“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教师要转变观念,适应变化,及时调整教学。

孙欣老师认为高考题是备课授课不可脱离的方向,通过高考题精研活动,我得到以下重要收获:

作答材料题的基本原则是多角度想、适当多写。尤其要注意的是,材料给的信息都要用上,例如22年16题材料一的图,可以得出隋行政区划点北多南少的信息。学生作答材料题主要出现脱离材料、审题不清、缺乏提示语、缺乏多角度分析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从细阅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做到“五看”,看题引、材料、出处、问题、分值;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做到“四化”,提示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规律性总结并注意出题者的政治意图。

在数学组的研讨中,孙高明老师以满腔热情投身其中,展现了极高的教育热情。熟练地讲解不仅显示了他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也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背后数学组团队的力量。

这样的活动也是学校对青年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视。不是比赛胜似比赛,校长和老教师们对青年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师要注重解题过程,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策略。郭校长特别强调了知识生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数学专业术语和名词的准确使用。这些建议为青年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高屋建瓴,踔厉提升

在毕沙沙老师讲解结束后,郭校长进行了精彩的专业点评。他不仅高度评价了毕老师的讲解,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提供了高考题的答题逻辑以及研究高考题的研究方向——

(1)倡导老师们积极分析高考试题,把握考试方向,寻找真题共性、把握趋势,总结规律。

(2)结合高考试题分析,思考教学,基础年级如何打好基础,高三如何备战高考?

(3)从高考阅卷教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平时学习该学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从高考阅卷教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平时应对该学科测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郭校长的的点评不仅使在场的教师们对高考题的命题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备考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研——学——教,这个教研教学的良性循环不是仅仅停留在我们这个活动的阶段,更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常态,郭校长强调只有深入研究新高考命题特点,明确把握新高考命题动向,才能优化备考策略,进一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然后肯定了各学科组自大学科组成立以来教研所取得的成绩,对学科组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希望,老师们感觉备受鼓舞。

明目标而精培,望远山而力行。全体教师将借助精研高考的东风,潜心析题,从试题中发现高考命题方向和规律,理解高考命题新趋势新动向,对教学定位对标,做好定向发力,勠力同心,奋楫笃行,迎战高考,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