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3494529421F/2024-01059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乳山市第一中学 | 发文时间: | 2024-02-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
||||
|
||||
| ||||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乳山一中始终坚持贯彻党的劳动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教育的管理和劳动实践基地及劳动教育制度建设。 二、制度建设 l.每学期的劳动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记录 。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基地等多方结合的劳动教育网,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成长记录平台、微信群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 3.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楼梯、花圆、大道、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 4.劳动实践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两次,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尽可能不占用教学时间。 5.政教处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团委负责目标检测考评,劳动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总务处负责物资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年级组负责督促、协助各班按要求开展好劳动教育课,对年级各班劳动情况评估并记入班级考评,组织好本年级科任教师按要求参加劳动课的组织指导;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信用鉴定评分。 6.劳动教育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 劳动教育课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教育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三、师资建设 学校在原有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基础上,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让劳动教育课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 ”、“劳动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建设了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要求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时,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并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要求教师在劳动教育课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 四、课程资源建设及利用 学校配备劳动教育课专用教室,置办必要的劳动教育工具和设施,充实劳动教育资源。 学校利用创客基地和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成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劳动教育课教师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通用技术实验室、创客实验室、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地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在劳动教育中不断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教育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平台,开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创意木工 点缀生活”、“创新你也行”等劳动实践活动,既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重视劳动教育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我校劳动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注重情感和态度,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 “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