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 > 校园安全 >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2371083775290373N/2023-00461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乳山市畅园学校 发文时间: 2023-05-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乳山市畅园学校心理健康(自残)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日期:2023-05-09 10:03 文章来源:乳山市畅园学校 点击次数:

为确保校园自杀伤害事故发生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

(一)领导小组

  长:焉蓬勃

副组长:史玉阳 高爱飞

  员:中小学全体领导干部

  责:负责制定心理健康(自残)事件应急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心理健康(自残)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专项工作组

1.通讯联络组

组长:陶建

组员:孙丰满

职责:负责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助部门,负责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发生和现场抢救、处置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留存和现场的取证、信息的整理和报送等工作。

2.现场救护组

组长:任明磊

成员:马红英、姜英及心理课教师

职责:根据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和心理疏导工作。

3.安全保卫组

组长:王田青

成员:徐建军、宫晓丹、隋杰锋、丁雷、学校安保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保障医疗救援通道的畅通,配合卫生部门施救。

4.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海城

成员:牟爱国 胡楠楠

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5.善后处置组

组长:史玉阳 高爱飞

成员:学校有关领导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预防因学生自杀、自残事件而引起大范围的骚动。

二、预防预警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定预防心理健康(自残)现象的相关工作制度,将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细相关岗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

2.重视安全应急教育。政教处专职人员要每天进行查班,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安全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尊、自爱意识。加强对学生干部教育,加强课间的巡视工作,遇到情况不对的同学要上前询问,做到防微杜渐,切实执行报告制度。

3.强化学习增强意识。办公室做好应急预案的发放、登记和修改,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应急预案的内容;加强对教职工师德教育,不侮辱和体罚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全体教职工要加强课上、课内教学区域的巡视工作,观察到情况不对劲的同学上前询问,并联系、转交给心理老师。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放心理咨询室,利用课堂、班会或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有自杀、自残、自虐倾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严重者建议家长送医院治疗。

5.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家长应保持沟通联络,若发现心理行为异常或有自残倾向的同学要加大关注,并组织合适的学生对有上述倾向的同学实行陪伴。

6.开展评估排查问题。各年级每月一次组织班主任、学生会广泛深入学生,通过关心身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并上报年级汇总。各年级同学生心理咨询室对排查出的情况进行评估,共同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方案,实施分析干预。对于常见发展性心理困扰学生,选派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约谈辅导;对于处于心理健康三个预警等级状态的学生,启动该预警等级对应的处理程序。

7.保障通讯系统完善。印制全校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所有领导干部、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内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年级组收集各班学生家长通讯录,并送交电子文档到校医务室储存,班主任、任课教师、政教处都要常备学生家长通讯录。

三、应急处置

(一)分级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严重影响):事件当事人出现严重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妄想、幻觉、躁狂等情绪失控、严重缺乏自知能力、严重抑郁等),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安全,出现伤害行为,且伤害行为尚未结束;或者出现群体性严重恐慌,以致威胁公共安全等。

Ⅱ级(严重影响):事件当事人表现出的精神症状,或者言语中流露出有自伤或攻击他人的倾向,且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和动机,但尚未有伤寒行为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未出现伤害先行为。

Ⅲ级(一般影响),事件当事人有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伴随一些自伤倾向,但尚有自知能力,一定程度上愿意寻求帮助。

(二)应急处理程序

1.知情单位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年级组、政教处、保卫科、学校心理咨询室。保卫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相关年级接报后尽快了解事件当事人信息,确定当事人姓名、身份情况,并立即与当事人亲属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尽快来学校。

3.学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召开信息沟通会议,全面了解事件的经过、危机发展状况,各部门提出相应对策,确定执行措施。

4.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咨询室要及时对危机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进行心理干预,此时对目击者的危机干预主要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的领导者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5.事件当事人应当由当事人直系亲属及时送相关医院。若当事人直系亲属不能及时赶到,则由学校及时拨打110并送相关医院,班主任及相关领导及时取得当事人直系亲属的委托授权,协助办理有关诊疗手续。

(三)信息报告与处理

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领导组办公室应当按照要求向应急领导组办公室上报处置信息。

 1.初报:应急预案启动后1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或书面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应急处置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已采取及即将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掌握的其它初步情况;应急具体负责人及联络人的有关情况。

2.续报:应急处置期间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处置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处理结果报告:应急处置结束后24小时内上报;可采用网络或书面形式,处理结果报告的内容包括应处置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等详细情况。

(四)善后处置

1.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形成书面调查材料报教体局。

2.安排心理教师、班主任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慌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善后处置组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和家长安抚工作。

4.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澄清社会谣传。

5.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汲取事件教训,完善防范措施。

6.责任追究:学校对工作失职,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根据事件情况进行责任追究问责。

附:校园心理健康(自残)事件应急处置流程